购买损坏物品会计分录大全:购买损坏物品会计分录大全怎么写

商品破损怎样做账?
商品破损应作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营业外支出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
库存商品损坏的入账方法:
1、对于正常损耗及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损耗,在扣除处置收入、保险赔偿、过失人赔偿后计入管理费用;
2、对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损失,在扣除处置收入、保险赔偿、过失人赔偿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核算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商品验收入库时,应由"生产成本"科目转入"库存商品"科目;对外销售库存商品时,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在建工程等领用库存商品,应按其成本转账。
员工不小心损坏公司物品要全款负责吗?应该怎么处理啊?
1)如责任清楚,且该员工负有完全责任,可依物品现值(即原价-折旧)赔偿;
2)如责任不清楚,需要相关部门认定责任;
3)物品价值较小,可要求一定性支付;
4)如无赔偿能力,则可每月扣除其20%薪水,直至偿付完毕; 以下为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7条、《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部发[1994]489号第16条规定的精神,因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与法律法规不相抵触的劳动合同、承包合同的约定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损失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应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能超过劳动者工资额的20%。如果劳动者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这种情况的赔偿条款,则公司有权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来赔偿公司的损失,但不能超出劳动者工资的20%。如果扣除工资的比例超过了这个数字,劳动者可以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部门反映。
一、如果是故意损坏公司财物,应当按实际价值赔偿。
二、如果是不小心造成的公司财物损坏,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公司有明确的损坏财物赔偿制度,按制度规定赔偿。1、首先对损坏的公司东西进行定价,明确损坏的东西价值是多少。2、明确双方的责任,看看是员工全责还是和公司公摊。3、将赔付的金钱具体化,看看员工对于此次的物品损坏需要赔多少钱。
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不同对待:
1、如果是故意损坏公司财物,应当照实际损失赔偿。
2、如果是工作过失损坏,可以不赔偿。如果赔偿也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用人单位的管理制度规定来确定赔偿数额。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能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购买损坏物品会计分录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购买损坏物品会计分录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mwhvdw.cn/post/6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