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7个经典理论

行为金融学,书籍推荐?
《行为金融学》是201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饶育蕾、盛虎。本书针对证券交易中人类行为的特点,分析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为资产组合理论,并提出行为投资策略。
针对公司金融领域,在分析经理人的心理和行为偏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学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不错,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从技术面和基本面分析的比较多,对投资心理行为方面的研究不足。
事实上,中国的金融市场才刚刚开始,基金管理行业也才慢慢兴起,各大证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中小机构等,对投资行为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很大。
据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预测: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至少需要30万名行为金融分析专业人员。
行为金融分析师将成为我国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就业最为稳定,收入最丰厚的热门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证券行为金融学的内容?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和演化证券学一道,是演化金融学最引人注目的两大重点研究领域。
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
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什么是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能从哪些维度改变人们固有的金融思维?
啥叫“行为金融学”呢?用大白话说就是,它认为投资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用非完全理性行为人***设的模型能更好地理解及解释一些金融现象。
行为金融学的两大基石,一个是投资心理学,另一个基石就是大名鼎鼎的“套利限制(Limits Arbitrage)”理论。
行为金融学有助于解释市场无效的表现和原因,目前已经成为主流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它在如下几个纬度更正了普通的理论:
1.套利限制;2.股票收益和股权溢价;3.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的理论和实证;4.投资者行为分析;5.公司金融。
如果交易模型没有加入“行为因子”的话,失效是必然的。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泰勒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领先者,著有《行为金融学新进展》(I 、II)。
行为金融学看上去似乎特别高大上,一般人可能难以理解,即使看了关于它的解释,没有一定金融基础知识的人还是比较模糊。通俗地讲,行为金融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金融心理学,它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通过人的行为习惯、投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人的心理变化等因素进行分析,寻找资本市场个体和组织的行为规律,从而获取更好的经济收益。
罗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可以说是行为金融学的雏形,我于2015年6月13日将这本书通过朋友圈向大家推荐,并提醒大家股市风险,建议减仓或***,6月15日股灾如期而至,中国资本市场受到重创。可以说,人们的疯狂是股灾的核心诱因,用行为金融学可以把中国2015年的股灾解释得非常清晰和透彻。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进一步普及,未来对人们传统的金融思维将产生积极影响。很多专业人士用“交易模型”“套利限制”等术语,普通投资人难以理解,更难以做到。我个人认为至少会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单纯的储蓄型理财将会越来越少;二是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将会越来越理性;三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更多的普通投资人将委托专业投资机构投资,以降低风险并获取更多的收益。
行为金融学才刚刚起步,要在投资领域获得广泛运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为金融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为金融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mwhvdw.cn/post/63687.html